见公告栏的告示:今晚7:00时在学校阶梯教室举办××名人演讲会。等大家匆匆赶到现场,打算抢占有利地形时,教室却空无一人,只有黑板上的留言:因故,演讲会改在礼堂举行。于是,大家又赶到礼堂,同样没有人,正纳闷的时候,见到礼堂的门上留一条,上写:今天是愚人节,祝大家节日快乐。
这是一个关于校园的幽默,也是一个关于愚人节被国人泊来的幽默。
每年4月1日,在西方这一天以千方百计让别人上当为乐,上当受骗的人也不必往心里去,条件是:所放的“苍蝇”只能是善意的玩笑,不能太过份。
其实我对愚人节还很陌生,生活了这么多年,也就是前二年和一位朋友闲侃愚人节,朋友顺口说过一句:当心那一天,骗你一下。而最终没有“享受”到这样的待遇。
是我们不懂幽默,还是我们不擅长制造幽默,其实都不太正确。
我们用榆木脑袋讽刺不开窍的人,用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长为不明智的人开脱,行为的可笑莫过于刻舟求剑、守株待兔了,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:被人卖了还跟着去数钱,这不能不说是幽默的精品。大智若愚、大巧若拙,则是饱含哲理的。“愚者有备,与知者同功”则说明智与愚是可以相互转换的。
正因为愚人、蠢事太多,偶尔愚一下的例子彼彼皆是,所以愚人节能够飘洋过海,且让我们曾经不知此为何物,现在变得津津乐道起来。
你是否也会设一个无伤大雅、不伤和气的圈套,“开涮”别人一回,从而调和、轻松一下紧张的生活,如开头的小故事。被“开涮”的人不恼,一笑置之也罢,如果一本正经地生气了怎么办?“开什么穷心?(也就是说没钱的时候,打发无聊的日子才搞的游戏。)什么愚人节,与我何干?”
难免误会和尴尬。免不了要费些口舌。免不了要浪费一些感情。
所以愚人节,我不制造愚人的效应,也没有被别人愚过,大家相安无事,平淡是平淡了一点,但平淡有平淡的味道。我可以读一读荀子的“是是、非非谓之知,非是、是非谓之愚。”看一看莎士比亚的“傻瓜不妨说句聪明的话,聪明的人说傻瓜难免笑骂。”想一想华莱士的“逃避愚昧,即智慧之始。”
节日要有节日的氛围,特别是群体之间要有默契。离开了这一点,无论对方被你怎样地弄得一团雾水,想必你也不会为对方的窘境而开怀大笑吧。
我的一位文友写过一篇《愚人节,我不撒谎》的文章,说愚人节本想逗母亲乐一乐的,结果弄得母亲很伤心。那又何必。